早上7點,我剛踏進急診,就聽到廣播:「49歲男性,OHCA。」
當大夥在急救室standby 等待119到達時,護理師琦琦忍不住說了:「游醫師,我們一夜平靜,怎麼妳一上班就來個OHCA(到院前死亡)?」
小穎也附和說:「昨天也是這樣,游醫師一上班就來了一個重症。」
小穎補充:「我們剛剛才要訂早餐呢!每次訂早餐就這樣!這已經是第三次了!」
隨著救護車抵達,才結束了這個「誰比較旺」的話題。
制約行為
醫院裡有許多禁忌,特別是在急重症單位如急診、開刀房、加護病房… 等。以實證醫學的角度,「禁忌」,應該是不堪一擊的說詞。不過心理學倒是有一些實驗和研究,可以解釋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「禁忌」。
史金納(B.F Skinner)是美國著名的行為心理學家。行為主義(Behaviorism)心理學,就是用科學方法研究人的行為。這個學派有許多著名的行為實驗,如巴夫洛夫(Ivan Pavlov)- 狗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。而史金納最有名的就是「史金納箱」實驗。
「史金納箱」裡面有一個操縱桿及食物盤,操縱桿和提供食物的裝置相連,只要箱子內的動物按壓到操縱桿,就會有食物掉到食物盤。史金納將飢餓的小白鼠放在箱中亂跑,偶爾踏到操縱桿,就得到食物。經過幾次嘗試之後,小白鼠會不斷的主動去壓操縱桿,直到吃飽為止。動物在箱中做出的行為反應,和隨後出現食物掉落(行為後果),讓動物建立新行為(壓操縱桿),且一再重複,這種過程稱為「操作制約」1。
迷信的鴿子
當時正值二次大戰期間,德國開始使用火箭攻擊英國,而盟軍當時還沒有類似的武器,因此史金納又開始了他的試驗研究-訓練鴿子操控火箭。原本的設計,是透過史金納箱,讓鴿子建立「啄按鈕(行為反應)能獲得食物(行為後果)」的連結;但他又想知道,如果食物在固定時間掉落,鴿子的反應?
理論上,如果鴿子沒有產生「啄按鈕」和「食物掉落」的連結,應該不會有新行為的建立。但是新的實驗設計讓他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:雖然實際上不論鴿子有沒有行為反應,食物都會在固定時間掉落,但是鴿子卻產生了「亂連結」-食物掉落時,有的鴿子正巧搖頭,那麼這隻鴿子之後就會拼命搖頭,以為這樣食物就會掉下來;有的鴿子則是繞圈圈-實際上新的行為和鴿子得到食物毫無聯繫。然而,它們表現的就好像行為會產生食物似的。史金納把這個發現,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〈鴿子的迷信〉2。
每個人有各自的禁忌
有趣的是,人類某些行為也很類似:除夕要穿紅內衣會帶來一整年的好運、打牌要穿紅內褲才會贏、情侶不要同吃一顆梨子,不然會「分離」…而醫院中的禁忌更甚:看病完我們不和病人說再見、不吃任何鳳梨或芒果衍伸的食品(太旺、病人太多)、上下樓梯時避開樓梯角落…等。這些與事件結果其實無關的行為,剛好跟我們預期的結果發生連結,我們就會和鴿子一樣,產生特別的聯想,而產生某些類似「儀式性」的舉動。
從以上的行為心理學實驗得知,大量傷患湧入、病房猛接新住院病人、急診刀開不完只能悲情唱著〈下一個天亮〉…這些和吃鳳梨、鳳梨酥、或是某些醫師是人型鳳梨一點關係都沒有,都是無稽之談。所以我的好姊妹們,別再說我旺、或是帶賽了,OK?
「是誰把每日C放在我的診間的?快把它拿走!」
參考資料:
1. Skinner, B. F. Drive and reflex strength: II.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, 6, 38-48. (1932)
2. Skinner, B. F. Superstition' in the Pigeon.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8 (2):168 (1948)